关注三亚非遗传承与保护:见证城之变,一起海南网
  如果您想知道海南旅游线路报价,海南旅游选择参团还是自由行,三亚一日游海口一日游,那一个更好玩,就选择海南旅游网 我的一起游 | 会员注册
首 页 旅游线路 海南酒店 三亚家庭旅馆 游艇租赁 旅游租车 旅游会议 三亚高尔夫 旅游景点 旅游攻略
 24小时客服热线: 4006399938  三亚旅游线路 蜈支洲岛一日游 呀诺达一日游 槟榔谷一日游 南湾猴岛一日游 南山一日游
当前位置:海南旅游线路 >> 海南旅游资讯 >> 海南旅游新闻 >> 关注三亚非遗传承与保护:见证城之变
信息查询
信息标题:
信息类型:
三亚五日游 更多>>
¥1480
¥1530
¥760
¥1100
¥1530
¥880
¥1250
¥880
三亚一日游 更多>>
¥140
¥158
¥148
¥200
¥398
¥398
¥238
¥98
¥158
¥145
¥99
¥0
¥138
海南旅游信息

关注三亚非遗传承与保护:见证城之变

海南旅游线路 www.17uhn.com 来源: 发布:2016/6/13

作为独特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先人们聪明的结晶,见证和塑造了一座城的生命历程和文化特质。从2004年开始进行“非遗”普查,到各个项目不断开展“申遗”,三亚目前已有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入选名录,三亚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申遗”之路还需要一直走下去,愿三亚更多的民间文化瑰宝在社会发展的视线中继承闪烁。
     在长期社会出产和糊口实践中,三亚各族人民创造和传承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海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为了解和研究三亚社会的历史发展及民风习俗的演变提供了十分贵重的资料。


  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为此寻访了三亚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听他们讲述当年项目“申遗”背后的故事,聊聊这些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之道。


  文字记实。而从1986年开始,李儒泉开始收集起这些古老的黎族民间故事,将其化成文字记载留存在纸张上。“那时一个无意偶然的机会,我被朋友推荐参加了一个黎族民间故事征文大赛,还获奖了。”李儒泉说自己从小喜爱文艺创作,在这次比赛的契机下,他便开始了对黎族民间故事的收集记实之路。至今为止,已有60多篇故事收集在他的合集册里。他也经常把收集来的故事写作投稿,发表在很多杂志报刊上,让更多的人看到黎族民间故事的神奇魅力。


  黎族民间故事的收集并非易事,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李儒泉经常四处奔波,从很多村落村民的口中打听比较,反复考证和确认故事的版本。“好比讲述黎族鼎力神传说的故事《帕隆扣》,就用了我近5年的时间去收集,才把鼎力神一生的故事收集完全,”李儒泉说道。


  在2008年,市群众艺术馆、市民间故事协会等工作职员来到落笔村了解黎族民间故事的相关情况时,李儒泉就被推荐讲故事给工作职员听。“但是这些民间故事只有用黎话讲述才是最清晰的,但由于别人听不懂所以就又换成普通话说,谁知就更说不清晰了”,李儒泉说,最后只能是用文字把这些故事一篇篇记实收集好,形成充分的材料去“申遗”。


  所以在2009年黎族民间故事项目“申遗”成功时,李儒泉比谁都要更感到欣慰。同时他也被命为项目的传承人,不断地开展着保护与传承工作。“每年,我都会到各个小学里同孩子们开展黎族民间故事的讲课,孩子们都很爱听这些故事”。李儒泉告诉记者,近两年开始举办的黎族民间故事大赛也受到大家的欢迎,孩子们也都十分踊跃地参加。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这些收集来的黎族民间故事出一本书籍,让这些多年来的努力心血得以更好的保留,让这些民间故事更广泛地传承下去”,李儒泉说道。


  黎族钻木取火:愿有更多的人学习这门传统技艺


  钻木取火技艺是黎族先民在刀耕火种的年代就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技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三亚的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主要流传在落笔村,于2010年选入三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李儒泉目前也同是这一项技艺的传承人。


  “小的时候随着白叟去山上放牛,就看到白叟用这种方法取火点烟,烤地瓜吃等。”李儒泉先容说,从前前提艰苦,上山劳作的白叟们才会钻木取火。说着,他就从家中掏出各种工具,为记者演示了一番钻木取火的过程:用弓弦缠住弓木,一头用竹筒罩住用手固定好,另一头在钻火板上开始钻洞,四周撒上干燥的草屑,跟着钻洞的频率不断进步,随之产生越来越多的热量,从而把草屑点燃。


  崖州民歌:“申遗”成功带来了文艺价值的肯定


  崖州民歌是古代崖州的民间歌曲,主要流传在三亚、乐东等地,使用崖乐方言演唱。因为其历史积厚流光,并承载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俗等诸多方面的历史信息,可谓是了解和研究崖州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块贵重的“活化石”。崖州民歌最早在2006年就已经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它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却在早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2003年的一个无意偶然机会,崖州民歌的传承人张远来在《羊城晚报》看到了一个名为《破译花笺记》的文章,分析研究的是东莞当地的木鱼歌《花笺记》。“这让我不禁想到崖州民歌里的良多歌曲也都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著作中改编而来,这让我对崖州民歌的品味刮目相看”,张远来先容道,恰是从那时起让他萌生了想要保护和传承崖州民歌的心愿。


  随后的几年间,张远来找来了一个业余摄影师一起搭档,踏遍了崖州的乡村坊间去寻找崖州民歌的手抄本,并拍照记实下来。2004年在崖州民歌《夜袭关公庙》的作者孙治福的启发建议下,崖州民歌协会终于成立,崖州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变得更加的有组织有规模起来。


  “恰是得益于那几年的不断收集和保护工作,才为后来的‘申遗’打下了基础。”张远来说道。在2005年三亚开始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崖州民歌在历史渊源、流传基础、保护机构等各方面的前提都相对成熟、也符合申报的尺度。


  “万事俱备只欠春风”,据张远往返忆,当年在申报时仅有6天的时间去预备材料,尤其是在申请样片的拍摄上仅有3天的短暂时间。“那时候我也没什么经验,连拍摄文本都没有,都是先请人拍好画面自己再后期补上的,但好在按时完成了申报材料任务。”张远来说道。但出乎意料的是,当时急忙拍摄的申请样片最后在评审时还得到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并被推举为“申遗”样片的范本。


  在2006年“申遗”成功后,崖州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方面,崖州民歌的文化艺术价值得到了肯定”,张远来说道。在那之前,崖州民歌的内容题材以讲述古老传说、出产劳动、爱情婚姻、社会糊口及乡风民俗为主,倡导一种自由开放的思惟。“这种提倡与传统封建思惟形成了光鲜对比,因此从前唱崖州民歌的人都会被人冠以‘风骚’等的标签。”而“申遗”成功后,崖州民歌的文化艺术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肯定,人们在传唱的同时也多了一份保护传统文化习俗的自觉。


  另一方面,崖州民歌在传承的广度和深度上也进一步进步了,“从前都是手抄歌本或者是口头传唱,如今崖州民歌的歌本得到了印刷出版,而且从地方到中心媒体等的鼎力报道,让崖州民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如今,在崖州民歌协会里已经有60多人的成员,每年也都会组织五六次大大小小的表演流动,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和喜爱崖州民歌。不仅如斯,协会还组织开设了崖州民歌青年歌手和小学生保护传承培训班,让更多的年青一代接触和学习崖州民歌。“未来最大的但愿仍是能成立一个崖州民歌传习所,这样民歌表演流动、人才培训、文化展示等各方面工作都能更好地开展”,张远来说道。


  黎族打柴舞:上世纪80年代的原始录像推动“申遗”


  打柴舞原本是黎族人民在丧葬流动中所表演的一种古老跳舞,称为“护尸舞”。其主要是用数根长木棍为主要道具,由数人在地长进行有节奏的摆放和敲打,并在不断的变化中构成交叉的网格形式,舞者即在这种网格间隙中跳跃表演。这种黎族的传统跳舞主要流行分布在海南岛的中南部黎族聚居区,三亚也是重要的分布地之一,并在2006年景功入选到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年介入协助申报的三亚文史工作者何擎国老师告诉记者,三亚的打柴舞之所以能够顺利“申遗”成功,同两件事情有着紧密亲密联系。一方面,是清代光绪《崖州志》上曾有对黎族丧葬仪礼的史料记载道:“贫曰吃茶,富曰作八”,“作八必分花木,跳击杵”,这里的“击杵”指的就是打柴舞。何擎国说,这一史料记载为三亚黎族打柴舞的历史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佐证。


  另一方面,是一段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打柴舞视频。何擎国回忆道,“这段贵重的视频是当年海南民族博物馆的副馆长拍摄的,他刚好是打柴舞之乡——郎典村的人,在村里一次葬礼上看到别人跳打柴舞,就用自己的设备记实下了这样的一段”。记者看到这段视频时,固然在夜间录制的画质并不是特别的清楚,但却将当年这段原始的打柴舞风采本本真真地记实了下来,成为了打柴舞最早的影像资料。


  恰是出于上述的两个史料的记实,让三亚的黎族打柴舞在“申遗”时占据了绝大的上风。而黎族打柴舞的传承人——郎典村村民黄家近白叟,也是每逢村中有凶事都坚持组织村民并带头按习俗跳打柴舞,为打柴舞的完整保留和长期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打柴舞终极在2006年“申遗”成功,并借此契机,打柴舞从也民间丧礼走上了大众舞台。


  经由多年的传承与发展,打柴舞在保持原有的民族跳舞特色基础上,还不断推陈出新,道具由木棍变成了竹竿,演变成了如今耳熟能详的“竹竿舞”,并因其高度的表演性与介入性而受到全岛人民的欢迎与喜爱,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文艺汇演并获得奖项。


  不仅如斯,黄乐强也是传承人之一,为了让打柴舞后继有人,以他为首的郎典村村民还办起了打柴舞培训班,在农闲的时候组织学习表演打柴舞,年青一辈的小孩们也十分喜爱。据悉,打柴舞传习所也正在积极筹建中,将为打柴舞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更多的匡助。黄家近白叟曾说过:“我但愿黎族打柴舞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这是我最大的心愿。”跳了一辈子打柴舞的他,也成为了黎族打柴舞一个不可磨灭的传承符号。


  黎族民间故事:多年收寻渴想一本书籍承载


  黎族民间故事是海南黎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学作品,它作为一个光鲜的历史印记,不仅是古代黎族先民社会和思惟观念的一种体现,更反映了黎族人对天然、祖先及神灵的崇拜信奉习俗,对于研究黎族社会发展及乡土民俗的演变历史是个鲜活贵重的材料。


  黎族民间故事实在在全岛都有流传分布,而三亚在2009年景功将其申报入选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传承人李儒泉多年的专心收集有着紧密亲密的联系。


  “过去一穷二白的,并没有太多的娱乐糊口,没事情做的时候小孩子们就喜欢围坐在大树下,听白叟们讲一些黎族的传说故事。”李儒泉告诉记者,在他仍是七八岁的孩子时,就已经受到黎族民间故事的耳濡目染。父辈们讲述的故事内容丰硕,涵盖了神话传说、民间笑话、婚俗爱恋等,听得津津有味。


  而这些民间故事大多时候也都是人们口口相传,并无什么


  “这种钻火板一定要用山麻痹制作,不然起不了火。”李儒泉夸大道,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聪明与经验。李儒泉还告诉记者,这种技艺也是村里李氏一族的家传技艺。


  从6年前这项技艺“申遗”成功开始,李儒泉也肩负着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的重担。“由于现在人们生火的技术越来越提高前辈,钻木取火这项技艺也只能以表演的形式传承下去了。”李儒泉告诉记者,村里的年青一辈们也有不少人对这个技艺感到好奇爱好,找他学习。每年他也会组织二十多个村民们到落笔洞进行钻木取火的技艺表演。李儒泉的弟弟和儿子也从他那习得了钻木取火的经验技巧,成为了这个项目保护的中坚气力。


  “但这项技艺现在会的人并未几,传授的规模较小,但愿未来能有更多的年青人学习这一传统技艺,让它一代代传承下去”,李儒泉说道。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让传统染料回归黎锦


  黎锦作为黎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它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流传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棉纺技艺之一。早在2006年其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三亚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则是在2012年被选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作为三亚这项技艺的传承人,黄丽琼已有30多年的黎锦织作经验。“三亚的黎锦文化最早分布在崖城水南村一带,那里的崖州被是典型的代表。”据黄丽琼先容,跟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目前黎锦传统的纺染织绣技艺保留比较好的,就是槟榔河及高峰等山区,而沿海一带的黎族村寨都已经很少见到了。


  “你知道三亚的黎族筒裙有哪几种吗?”黄丽琼还告诉记者,三亚不同地区的黎锦也有着自己光鲜的特色,如在鹿回头、下洋田一带的“婚礼图”十分出名;落笔洞一带则是“祖宗人文喜庆图”最有特色;海角马岭一带的以细小的围裙为主,花纹图案多为动植物纹;高峰、雅亮一带则是短筒裙……“在绣法上,三亚的‘反面绣’是最出名的,针法两面穿插且细密,刺绣图案生动丰硕、工艺奇美。”黄丽琼说道。


  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否,最重要的仍是后继有人。就在记者采访黄丽琼的时候,她的学生也陆续来到了教室开始织锦。从2006年开始她就在三亚民族中学教授黎锦的传统技艺,从2011年5月份开始又在三亚技工学校的黎锦班教课,每学期都有五六十个学生在这里学习。


  “学生们学习的爱好都很高,上手也比较快,每年都能有两三个学得好的会代表学校去参加省里的黎族织锦比赛,”黄丽琼说,这些学生里也不全是黎族的学生,很多汉族的学生对这项传统技艺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良多酒店景区现在也邀请学生们去作传统文化的表演,这让良多学生得到了学习的回报。”


  固然这项技艺目前有着不少的年青学习者,但是始终让黄丽琼萦绕在心的仍是纺染织绣技艺中的“染”这个环节。黄丽琼说:“我们现在用的棉线都是产业出产现成的,而在海南东方等一些黎锦的传习所,他们都有一定规模地种植黎锦棉染中所需的蓝腚草等植物染料,这样他们织锦用的线都是传统的染料上色的,这点三亚目前还做不到。”


  “究竟传统染料下做出的棉线,才是真正的民族技艺。”黄丽琼但愿未来有前提下也能自己种植这些染料,让传统的染料回归黎锦的制作环节中。


  苗族盘皇舞:保护与传承之路决心信念满怀


  苗族盘皇舞是海南苗族人民纪念祖先盘皇的祭奠跳舞。主要流传于五指山地区及三亚苗族聚居区,三亚育才生态区也是盘皇舞的重要分布地。在2010年6月,三亚盘皇舞入选了第二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来到育才区那会村委会的后靠苗村,采访了苗族盘皇舞的代表性传承人马大新和马永光父子。今年74年的马大新是市级传承人,苗族盘皇舞是他的爷爷教会他的爸爸,他爸爸又教会他,他又教会他的儿子马永光,都是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


  在苗族的历史传说中,祖先盘皇为了开天辟地,把自己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头发化成了森林,双拳变成了山岭,血液化成了河流,剩下的一颗心升到了天外,变成了主宰天地的神。生养了五个仙女,分别嫁人形成了五个姓氏的苗族人。因此,苗族一直流传是祖先盘皇开创了宇宙天地。相传盘皇活了五百六十岁,死后葬在南山。苗族人民为了表示对他的敬仰和崇拜,逢年过节都要祭奠祖先盘皇,跳盘皇舞,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平安。


  盘皇舞又称三元舞,据说与苗族先后分三批渡海来琼有关。苗族民间相传,苗族先人是在明代从贵州、福建、广西


  较单一,主要有盆、碗、罐、钵、缸、蒸酒器、蒸饭器等日常糊口器具,造型简朴粗放,以素面陶为多。


  “烧成的陶器上往往会洒上一种植物树皮汁,能起到增加陶器硬度的作用,又有一定的装饰效果。”董福生说,这种古老制陶技艺在中原地区早已失传。经历几千年,黎族原始制陶工艺还能在三亚长期沿袭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奇迹。


  谈及“申遗”艰辛历程,董福生说,跟着社会的提高和时代的发展,黎族原始制陶正面对着走向消亡的危险,现代化的各种瓷器、铝器、塑料制品等已逐渐取代了古老的土陶,现在的年青妇女也不愿意学习制陶了。幸运的是,村里仍有一群朴实善良的黎家妇女,她们苦苦坚守着祖先们传承下来的制陶技艺,她们是海角土陶最忠实的传承者和最坚强的悍卫者。


  在三亚市群艺馆、市非遗保护中央、市民宗委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终极入选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在三亚市政府及有关部分的匡助支持下,三亚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和三亚黎族原始制陶展示馆在布曲村挂牌成立,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终于有了一个可以传承学习的基地,董福生苦苦经营多年的梦想终于成真。如今,他正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学员,为这门即将消亡的古老技艺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其代代相传。


  回族传统婚礼:三亚回族最光鲜的民族习俗


  回族传统婚礼是三亚回族同胞传统的婚礼礼俗,于2009年6月入选第二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亚回族主要分布在海角区回新村和回辉村。有些是唐宋元时期栖居于振州(崖州)的波斯、阿拉伯等地的穆斯林后裔,有些是宋元之际由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渡海而来的穆斯林昆裔。因三亚回族先人来源的多元化,与中海内地回族语言有显著的不同。经长期历史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回辉话,反映了三亚回族独特的历史渊源关系和民族文化特色。


  历史上,三亚回族主要从事海洋捕鱼,是古代崖州滨海经济的开发者。回新和回辉两个村的回族村民都信仰伊斯兰教,遵守严格的教规戒律,在民居建筑、穿着衣饰、饮食习惯和民俗节日等方面都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特色和风格,而回族婚礼则是是回族里最光鲜的社会习俗之一。


  6月7日下战书,在回辉村采访了三亚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李浩,他是省级传承人之一。他告诉记者,1991年时他曾到叙利亚的大马士革文学院留学,系统地学习阿拉伯语。“回族传统婚礼一般分为定亲、结婚、婚后礼仪等三段典礼,由阿訇主


  等地先后迁琼的,时间分别是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其中,苗族先人的一支从广西渡海来琼时,船在海中碰到暴风巨浪,突然祖先盘皇派来八歌神鸟(苗族称之为令公神)挽救了世人,船到崖州南山小洞天平安登陆上岸。为了感谢祖先的救命之恩,世人就在沙滩上跳起了盘皇舞,祭拜祖先。从此,苗族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都要举行典礼跳盘皇舞,祈求盘皇保佑苗家人的平安幸福。


  谈及苗族盘皇舞的“申遗”之路,传承人马永光说,为了传承和保护好苗族盘皇舞,他一直艰难的一路走来,自个掏腰包开设培训班,请人来学跳苗族盘皇舞,多次带队参加三亚市举行的各种流动。2009年在陵水举办的全省“三月三”比赛中,苗族盘皇舞代表三亚队出演参赛,取得了二等奖的佳绩,从此,人们才开始熟悉苗族盘皇舞。2010年,在三亚群艺馆、民宗委等多部分的匡助下,成功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马永光说,盘皇舞是海南苗族先人创造的跳舞,民族特色光鲜,反映了苗族先人迁徙崖州的历史传说。苗族民众集体跳盘皇舞,已成为三亚苗族祭拜祖先的社会习俗。他所栖身的后靠村共有40户195人,其中就有50人会跳苗族盘皇舞,他开设培训班教会的学员不少于300人,对于保护和传承苗族盘皇舞,马永光布满了决心信念。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让濒临消亡的技艺代代相传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是三亚黎族人民使用古老的泥条盘筑方法制陶的一种手工技艺,主要流传于海角区黑土村委会布曲、布带、道德三个天然村。2010年6月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月8日上午,来到海角区布曲村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采访了董福生先生。董福生的母亲符日凤是黎族制陶技艺的市级传承人,他从小就看着母亲制陶长大。为了保护和传承黎陶技艺,让其薪火相传,董福生倾其所有、在所不惜,只为了实现一个梦想。


  据董福生先容,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发源于新石器时代,历史十分悠久,目前还流传于海南中南部黎族聚居地。一般由妇女承担,分几道工序:先是选用粘土为制陶的主要原料,陶土经晒干、捣碎、筛土,加水和泥,成为坯料,然后采用泥条盘筑方法,手工塑制器物成形,用贝壳、竹片、小木棍等制陶工具加固、抛光、修整、加工,经晾晒天然干燥。之后,选择一块平地,堆放干树枝、软木柴、稻草等,把干燥好的陶坯颠倒其上。点火前由妇女围着木柴堆举行简朴的赶鬼祈祷典礼,然后点火进行露天堆烧。烧制的陶器种类比


  持”,李浩说道。其中定亲典礼一般选择在“主麻日”(礼拜五)的前夜,由男方家带着槟榔及礼品到女方家,由女孩切身接待世人并收下礼品。这就意味着男女双方愿结为夫妻,双方家长可商议结婚事宜。而婚礼典礼一般定在“主麻日”举行,婚礼办得非常隆重、热闹,宗教气氛十分浓厚。婚后礼仪则在越日清晨,新娘勤快打扫房前屋后及邻里要道,把从外家带来的礼品送给新郎的亲人,表示以后是婆家的人了,愿与婆家人辑穆相处。


  李浩在接受采访时说,回族传统婚礼入选省级非遗项目,与三亚市政府、市群艺馆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央的鼎力支持分不开。回族传统婚礼具有光鲜的民族习俗和宗教特色。它牢牢依附于“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尊重回族传统婚礼,对于维护民族团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疍歌:疍家文化最亮眼的传统


  三亚的疍家人共有15000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分布在三亚河口北岸的榆港村和南岸的南边海村及藤海村,主要从事海洋捕捞、海上运输和造船等出产流动,历史上过着“以渔为生”和“舟辑为家”的糊口。疍家人常年糊口在海上,不管在语言、衣饰、栖身、婚俗、宗教信奉等方面,都自成一体,极富地域特色。


  疍歌是疍家人使用疍家话演唱的一种民歌。2009年被确立为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2010年6月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栖身在三亚南边海的梁云志,是疍歌代表性省级传承人。


  6月7日,来到南边海路一栋普通民居里,采访了省级传承人梁云志,他是三亚疍歌文化协会副会长,对疍歌的保护和传承倾泻了大量的心血。梁云志回忆说,自己有兄妹8人,全家只靠一条小渔船G口,家里的日子很苦,从小他就随着父亲,一边学习打鱼,一边随着学唱疍家民歌。


  “我20岁的时候,是整个三亚地区疍家人中的最好歌手,我唱歌从不看书,即兴唱歌。”梁云志告诉记者,他的疍歌唱得好,远近著名,而疍家女就爱疍歌唱得好的疍家汉子。“我的妻子冯亚二是我唱疍歌娶来的。”梁云志乐呵呵地说着年青时候的事情。


  谈及疍歌的“申遗”之路,梁云志说,以前的疍歌传承模式没有唱本,只能靠口传。这样一来,疍歌传播的范围也非常有限。一般来说,现在疍家人唱疍歌的歌手都是祖传的,其祖辈和父辈一定是常常唱歌的。看到疍歌慢慢走向衰退,梁云志心里特别着急。2006年,他组织了一些渔村白叟,在南边海马路边的树下唱起疍歌,并成立了一个白叟流动中央,职员最多时达到100多人。他但愿通过搞些流动来传承疍歌文化,唤起疍家人对疍歌的记忆。但因为经费难题,一些流动经费只能靠疍歌兴趣者捐助。


  2008年,三亚市文化部分在三亚港口南边海村、榆港村等地对疍歌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组织演唱流动,并采取录音、录像、摄像及文字记实等手段,对疍民在摇橹行船、海上拉网捕捞、大树底下补网等出产劳作及休闲时的独唱、对唱、齐唱等演唱情状进行了记实,对疍歌的历史渊源、分布情况、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传承谱系、重要价值等方面形成调查讲演,编写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申报书(申报项目名称:疍歌)》,并拍摄电视专题申报片《疍歌》,于2009年由市非遗保护中央成功申报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疍歌,这个疍家文化中最亮眼的传统,如今成为渐行渐远的海角风景线:由于新生的疍家年青人,好像更喜欢唱流行歌曲,他们不愿意学习与传唱传统的疍歌了。作为独一省级传承人,78岁的梁云志只好教会25岁的小女儿梁燕,他但愿在自己的影响熏陶下,女儿能成为疍家疍歌的第五代传承人。


  海螺姑娘传说:色彩浓烈的民间故事


  《海螺姑娘传说》是流传于三亚疍民中的一个夸姣民间故事。疍家人在水上糊口劳动,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浓烈海洋文化特色的民间叙事文学作品,并世代口头相传。《海螺姑娘传说》是其中之一,于2009年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螺姑娘传说》大约发端于唐宋时期。地处岛南的振州(崖州)有多处商贸港湾,糊口在这里的疍家人主要从事海上捕渔和近海运输。为了生存,他们企盼借助神灵来保佑疍家人的出产和糊口。恰是迎合了这种社会心理和夸姣愿望,《海螺姑娘传说》随之产生。


  《海螺姑娘传说》融入了中国古代神话的某些文化元素,内容有《螺女庙》、《白水素女》、《白螺天女》、《田螺姑娘》有妈祖、南海观音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海螺姑娘传说》主题凸起,故事曲折,情节完整,结构紧密,具有故事来源的多源性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存性,体现出神奇幻想与现实糊口紧密结合的文化特色。它所包含的海洋文化元素,具有海南本土文化的内涵特色,反映了疍家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追求,民俗色彩十分浓烈,对探讨和研究大陆文化与海南文化的交流、融合有着重要的价值。


  海螺姑娘作为南海女神,是美神、爱神、保护神的象征,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崇高精神、优秀品质和伟大气力,是人们理想中完丽人物的化身。海螺姑娘被列入三亚民间神灵系统,为农、渔民四时八节所祭奠。


  记者手记


   愿更多的民间文化遗产


   得到保护与传承


  从2004年进行“非遗”普查工作开始,到各个项目不断地开展“申遗”,目前三亚全市已有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入选名录。其中,崖州民歌、黎族打柴舞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海螺姑娘传说、疍歌、苗族盘皇舞、回族传统婚礼等7项列入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钻木取火技艺列入三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有34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9人,市级传承人有24人,三亚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与成果。


  但我们仍需明白,这10个“非遗”项目,仅仅是三亚多年的历史文化发展所留下遗产中的冰山一角,尚有良多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没有得到人们关注的目光。诸如三亚的海水煮盐技艺、崖州的赛龙舟习俗等,这些传统民间文化遗产仍等待着被人们去挖掘、发现、保护及传承。


  不仅如斯,如何更好地纪念和展示我们的文化遗产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有的学者以为,每年都举办的“文化遗产日”纪念流动不仅仅包含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要把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也囊括进来。三亚的伊斯兰古墓葬、一些古遗址、古建筑等也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城市的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也不应忽视这类遗产的宣传保护工作。


  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地方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民族聪明的结晶。“路漫漫其修远兮”,愿三亚更多的民间文化遗产得到发现、传承与保护,让这些文明的瑰宝在社会发展的视线中继承闪烁下去。


本篇文章地址:http://www.17uhn.com/info/info_show_1803.html

下一篇: 三亚“城市之肾”东岸湿地公园开建 上一篇:亚龙湾沙滩全面开放 沙滩椅太阳伞免费使用

资讯信息 | 三亚一日游 | 海口一日游 | 三亚财务公司 | 海南财务公司 | 乐东财务公司


版权:一起游海南网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镇商品街 电话:4006399938
   
 

 
旅游线路客服在线时间
9:00-18:00
海南旅游线路 海南旅游
海南旅游线路 海南旅游
海南旅游线路 海南旅游
海南旅游线路 海南旅游
海南旅游线路 海南旅游
海南旅游线路 海南旅游
  24小时海南旅游客服热线
  4006399938